生於戰後嬰兒潮,以喜樂和忐忑的心成為法定老人的一分子,前幾天到久違的高雄訪友,走出台鐵下到捷運站,高興地拿出隨身攜帶的駕照,向服務的小姐說:「買張老人票。」沒想到她說:「不行,要身分證。」手指著貼在窗前的優待辦法說:「要身分證才能證明你的戶籍地。」由於沒帶身分證,只好買全票。
曾在台北市做過八年事,也較常去台北,一滿了六十五歲,就到悠遊票服務站換老人優待卡,服務小姐看了駕照就幫我換了,還親切地說:「這優待卡只能坐公車算半票,如果坐捷運只有八折,你最好到服務台買,可打四折。」每次乘捷運為省錢只好到服務台買,人多時排隊費時不說,每一次服務人員都要拿我的駕照對著電腦登記半天,好像要知道那一個縣市的人是比較好的客戶。
家住斗六,去台北有時趕時間會坐高鐵。兩年前買了智慧型手機,上網買高鐵票,還可以下載乘車票證QR碼,從此不必再排隊買票取票,非常方便,也佩服高鐵的服務先進。當我改買老人票時,手機傳出:「敬老票不能下載票證QR碼,必須到高鐵站或便商取票。」哎!老年人的信用比不上年輕人,老人家的時間也真是較不值錢。
真不懂,高捷買老人票要知道我的戶籍地做什麼?我又不是要高雄市的免費優待票,難道雲林縣人可以多優待一折?高鐵好一點,沒要求一定要看身分證,但信任便利商店的工讀生勝於老人家,就讓人大惑不解。
五都市民,尤其台北市和新北市市民享有的優惠讓人羨慕,我們鄉下人想分沾一點雨露,就要多受折磨。悠遊卡公司為什麼不能設計外縣市老人專用悠遊卡,免得老人家每次都要排隊買票呢?
「不必帶錢包,不用信用卡,靠一支手機走天下。」智慧型手機的功用日益精進完備,多感人的消息。但是老人不行,只為享有那麼一點點應有的優待。
防弊重於興利的思考是社會進步的障礙。台灣已經進入老人社會,政府一直鼓吹老人福利,一般人也希望老人家少開車,最近還有消息說:「七十歲以上棄駕照,新北送三百元悠遊卡」。那麼,大眾運輸尤其是高鐵,難道不能為老人家多設想一點,首先就除去這些不必要的、煩擾老人家的諸多限制吧。
我也怕年輕人耳濡目染,有一天當我請博愛座上假裝睡覺的學生讓位時,他也許會義正辭嚴地叫我拿出身分證來,好證明我是老人。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