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藝文情報
【大紀元2013年09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小奕編譯報導)GMAT也能測出人的道德素養嗎?《商業道德期刊》7月份一篇研究提出新觀點:GMAT拿高分的人行事作風缺乏道德情操,當上高階經理人終究會喪失道德原則。
GMAT全名「研究生管理科入學考試」,旨在測驗應試者對商務環境的理解、分析和表達能力。目前有超過82個國家、1,500所商業學校的入學申請要求GMAT成績,作為招生的評估指標,如哈佛的GMAT標準為730分至800分,史丹福大學為729分,華頓商學院為725分。
新論文的作者是阿克倫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拉吉.艾嘉華(Raj Aggarwal)和約翰.古德爾(John Goodell),以及克里夫蘭州立大學的瓊安.古德爾(Joanne Goodell)。他們調查2004至2010年25個國家的GMAT成績,並統計分數與應試者修養特徵的關聯性。
結果發現,GMAT的分數竟然與美國商界的某些負面特質有關,如缺乏道德觀、迴避不確定性傾向、男性主導地位、個人主義,更甚的是「脫離企業家精神」。
據《彭博商週》報導,該研究認為問題出在「GMAT高分者多是人文教養背景較不具備道德觀的男性」,以GMAT分數來篩選應試者的那些商學院校在其招生過程中,實際上淘汰掉最有道德觀的人。作者艾嘉華說:「我們的研究結果對商業界、領導統御以及商學院校的意義重大。」論文中建議,商學院校招生應該減少GMAT的比重、增加其它指標的比重。
不過報導指出,研究者並未找來那些GMAT得高分者做道德性的決策,以資鑑定。那些人表露的修養特徵有可能是道德行為的反映,但也有可能與每個國家的防治貪腐政策有關,無法一概而論。
美國GMAT管理機構「研究生管理科入學委員會」(GMAC)研究開發副主席勞倫斯.拉德納(Lawrence Rudner)表示,不該把研究中發現的關聯性混淆為因果關係。他說該研究「很有意思,但不能拿來用」,否則就是濫用統計數字。
(責任編輯:張東光)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中文名字日文翻譯, 中文翻譯日文名字, 名字日文翻譯, 日文翻譯名字, 日文翻譯字典發音, 日文翻譯網 漢字,
sdfgdf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