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重創日本東北,還引爆了福島核電危機!在海嘯發生後2年8個月,日本針對核電廠防禦地震與海嘯的政策,做了大幅度的修改,TVBS獨家進入日本濱岡核電廠,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日本政府,要如何避免核災意外再度發生。
警笛聲大作,因為我們就要走入核電廠的機房重地。TVBS記者郭展毓:「我們來到日本濱岡核電廠,來看311之後,他們對海嘯做的改善。」
濱岡核電廠位於日本中部的靜岡縣,是個擁有5座發電機組的核電廠,我們成為311海嘯後,第一個進入濱岡核電廠採訪的台灣媒體,因為這裡是東海地震的預測震源地,而且核電廠下方可能還有活斷層,所以營運的中部電力公司,正展開一連串的改善措施。
濱岡核電廠村松立也:「核電廠的進出口原本安裝了氣密門,現在多設置了可以抵擋海浪的強化門,然後在內側再追加一道水密門,這都是這一次追加的設施。」
水密門只是防堵海水入侵的其中一道關卡,自從311大海嘯,帶來福島核災的悲劇後,讓日本的核電廠開始重視起海嘯防禦的必要性。TVBS記者郭展毓:「在我身邊這面22公尺高的防波堤,就是濱岡核電廠為了防止福島核電廠的悲劇再次上演,所做的改善設施,而在我腳下這面7公尺寬的水泥地面,是為了防止海水倒灌進來後掏空地基。」
巨大的堤防原本只設計到18公尺高,不過日本萬一發生南海板塊地震,海嘯預估會達到19公尺,防波堤緊急追加4公尺高度,就是希望擋下來自太平洋的威脅。
濱岡核電廠村松立也:「這個3公分的縫隙,裡頭塞滿氨基甲酸酯,因為牆壁有2公尺厚,所以這是為了避免水滲進來而做的設計。」
在鋼鐵做的防波堤中,留下像這樣3公分的縫隙,是為溫差造成的熱脹冷縮,預留空間。
JAIF理事長服部拓也:「就像在福島發生的重大意外,遠遠超過設計標準的天災,針對這方面的對策有更嚴格的規定。」
要讓核電廠營運的更安全,日本在2012年成立了核能規範委員會,並且制訂新的安全基準,目前日本的所有核能發電機組,全部處於停止運轉的狀態,想要再次開機營運,就得先通過安全檢測才行。
JAIF理事長服部拓也:「多支出的大約4兆元,這個費用以每個人來計算,大概每年要多付出3萬日圓。」
只是核電停機,取而代之的卻是火力發電,這讓日本每年得增加大約4兆預算,來購買天然氣當發電燃料,一場世紀海嘯,讓日本核電政策有機會通盤檢討,但在替代能源出現前的過渡期,日本人恐怕還是得在荷包和安全之間,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