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時代》周刊網絡版周三刊登題為《微軟Surface的不幸最令我擔憂的是什麼》(What Worries Me Most About Microsoft’s Surface Woes)的評論文章稱,由於Surface是Windows混合本中的標桿品,該設備的失敗不僅對微軟不利,還可能給整個市場造成重創。
導語:美國《時代》周刊網絡版周三刊登題為《微軟Surface的不幸最令我擔憂的是什麼》(What Worries Me Most About Microsoft’s Surface Woes)的評論文章稱,由於Surface是Windows混合本中的標桿品,該設備的失敗不僅對微軟不利,還可能給整個市場造成重創。
以下為文章全文:
微軟對Surface下了很大賭注,希望借助這款自主開發的平板電腦引燃整個PC行業,加強Windows 8的吸引力。但目前看來,這項措施並未奏效。
微軟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檔案顯示,該公司為Surface和Windows 8投入的廣告資金高於它從這款平板電腦上賺取的收益。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微軟廣告費增加8.98億美元,而Surface 的收入總額僅為8.63億美元——請注意,這裏說的是收入,不是利潤。
除了這部分開支外,微軟最近在將Surface RT平板電腦降價150美元后,還減記了9億美元資。微軟可能已經生了數百萬台無法按照原先的價格銷售的Surface RT。
雖然微軟顯然低估了Surafce Pro和Surface RT的吸引力,但值得注意的是,Surface的目的不只是銷售硬件,還是為了引領其他PC廠商。它的目的是展示硬件如何對Windows 8形成補充,以及如何將筆記本和平板電腦整合到一台設備中。
今年2月接受麻省理工《科技創業》(Technology Review)雜誌採訪時,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針對Surface做出了如下回答:“我很高興我們開發了Surface。我認為,能看到硬件與軟件的結合非常重要,不只是對微軟,對整個Windows生態系統同樣如此。”
鮑爾默在那次採訪的尾聲表示,“我們希望用Surface Pro起到一些引導作用”,並對筆式電腦展開一些探討。微軟多年前就表達過這一想法,但卻始終沒有得到其他PC廠商的響應。
所以,我擔心的事情是:如果Surface的目的是為Windows平板電腦和筆記本的混合品起到示範作用,那麼在微軟花費數十億美元廣告資金卻仍未贏得消費者青睞后,PC廠商又憑什麼要向高端Windows混合本投入更多精力呢?
PC廠商目前在高端市場似乎對筆記本更感興趣。宏碁的Aspire S7、華碩的Zenbook Infinity、索尼的Vaio Pro 11、三星的Ativ Book 9 Plus和東芝的Kirabook都是搭載了高清屏幕的輕薄筆記本。這些品都希望在高端市場與蘋果公司的MacBook競爭,同時將低價筆記本市場讓給廉價平板電腦。
但在混合本市場,微軟也並未起到太大引導作用。例如,宏碁和東芝兩家公司雖然去年曾經嘗試過這類品,但今年沒有發布新款Windows混合本。華碩同樣沒有直接進軍這一領域。如果把屏幕從底座上拿下,該公司的Transformer Book Trio運行的是Android系統,而非Windows。
公平地講,並非所有PC廠商都已經放棄了這一理念。索尼即將推出的Vaio Duo 11似乎就在向輕薄變形本的方向發展。三星也宣佈了類似的Ativ Q概念品——只是在Windows 8和Android之間有所搖擺——而即將發布的三星Ativ Tab 3的鍵盤套似乎也很有趣。自從Windows 8去年發布以來,聯想也一直在不斷探索各種可能的混合本模式。
不過,作為仍在尋找完美混合本的人,我希望2013年能夠看到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混合本,因為PC廠商都在更新設計,以便充分利用Haswell處理器等最新的元素。但Surface的失敗或許表明,他們不值得這麼做。(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