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藝文情報
「中國事務」,向來是民進黨難題,這在2012年總統大選後,已是民進黨內不能不承認之事。黨內的「中國事務委員會」幾乎難產,先天不足後天失調之下勉強誕生,昨天第一次開會,就見波濤洶湧。「中國事務」之路難,難於上青天?因為這題目已糾結於民進黨的家務事。民進黨的家務事一日無解,如何處理中國事務就一定也無解。
民進黨一度被冠名為「台獨黨」,黨內有人對此戒慎恐懼,也有人以此沾沾自喜。但從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到正常國家決議文的一路演變歷程來看,民進黨的自我定位,其實是隨著台海關係的變化,以及台灣政治權力分配的變化而演進的。民進黨內當然有人對此「演化」不滿。基本教義派死守台獨精神為立足點,堅持寸步不讓,不管外在情勢風大雨大,都是我心如秤。這一派主張反而單純性和透明度十足,其定位點很容易預估。
而如果主張隨外在情勢應變、調整腳步的,反而常常因黨內外權力分配的變化,不得不機動調整立足點。有「變色龍」如陳水扁,從2000年就職演說的四不一沒有,到07年元旦談話轉向為「積極管理」。有「挑戰當權派」如謝長廷,當時就批評過陳水扁的「積極管理」,有違黨內的「開創台灣經濟新局決議文」。有昨天的中國事務委員會裡,邱義仁和謝長廷的「尊憲」與否之辯;更有蔡英文和蘇貞昌之間,白熱化、檯面化的天王權力之爭。
這其間的變化軌跡,哪一點不是跟隨著民進黨的「家務事」而牽動?與其質疑民進黨為何對「中國事務」搞不定,倒不如說,民進黨是對家務事,尤其是家務事裡的權力關係,始終沒搞定。
民進黨對「中國事務」的立場,受制於「家務事」,這現象既其來有自,卻也因此妨礙了民進黨對「中國事務」進行就事論事的思辨。這一點,從蘇貞昌幾番躊躇,未清楚表態,就可見一二。蘇貞昌瞻前顧後,時而冒出莫名其妙的「入島入戶入腦論」,對中國事務的基本論述毫無邏輯,非不為也實不敢也,不就是因為還陷在家務事的泥淖裡嗎?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Thatcher's Tyrants - The Tanks, The Guns, The Christmas Cards.
中文名字日文翻譯, 中文翻譯日文名字, 名字日文翻譯, 日文翻譯名字, 日文翻譯字典發音, 日文翻譯網 漢字,
sdfgdf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