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勞委會未積極輔導,高達4成雇主尚未開設舊制退休金專戶,18日遭監察院糾正。勞委會勞動檢查處副處長謝倩蒨表示,已加派人力稽查,目前還有8萬多個企業未開戶,依法可連月處2~10萬罰鍰。勞工陣線聯盟秘書長孫友聯則希望,政府能「依法行政」。
監察院18日公佈之糾正報告指出,自73年公布勞動基準法第56條,要求雇主按比例提撥退休金,已行之有年。多年來,雇主未提撥退休金,或是關廠歇業未給付退休金者不在少數。監察院報告指出,從75年起至102年1月止,事業單位針對退休金開戶的共12萬家,僅佔全體的60%。
謝倩蒨表示,針對94年7月以前舊制的退休金,還有8萬多家沒有開戶。主因是舊制退休金規定需工作滿25年,或是工作15年滿55歲,才一併提撥退休金,台灣以中小型企業居多,很多雇主認為時間未到,或是「不確定公司能不能開到25年」為由,不願意提前開戶。
謝倩蒨強調,雖然可以要求事業單位提報,但是縣市政府仍需要稽核,面對大量的企業,地方政府的確人力不足。目前規劃由36位中央支援人力,希望一年能稽核14,000間企業。她進一步表示,依法雇主都需要開設退休金專戶,經查如未開設,每月可罰2~10萬元罰鍰。
而94年7月以後的新制退休金,謝倩蒨表示已強制雇主提撥,每個新進員工的勞保、健保和勞退,每個月雇主都會負擔部分費用,如果雇主未依法執行,勞保局會強制開單處分。而民眾每個月也可以藉由部分銀行或郵局推出的勞動保障卡,或是利用自然人憑證上勞保局網站,就可以知道雇主有沒有照實提撥退休金。
勞工陣線聯盟秘書長孫友聯特別提醒,由於勞資角色不對等,許多民眾都是在勞資糾紛發生後,才發現雇主根本沒有提撥退休金,或者是以多報少等違法情形。希望民眾要確實保護自己的權益,鼓勵站出來勇敢檢舉,並呼籲政府能「依法行政」,確保民眾權益。
圖說:勞委會因4成雇主尚未開設舊制退休金專戶而被糾正,年長者的退休金屆時會不會「出現」,令人擔憂。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