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罔僬僥>出於哪本書??-文中的主旨為何??
郁離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人都有其長,也有其短,只有充分認識自己,揚長避短才能化解矛盾,變不利為有利。順利達到自己的目標。做事不能採取絕對肯定或否定的態度,需辯證地看待問題。
2.<暗房>-詩中「明亮」的象徵為何??
暗房為戒嚴年代的威權體制,”明亮“為改變威權體制現狀的象徵手法。
3.莊子面對妻子之死,其不哭的原因為何??
視生死為四時運行的自然變化,是宇宙大化流行的常態,故不哭而歌。人生如時季變化,悲秋傷春無濟於事。
4.馬丁路德,金恩<我有一個夢想>其主旨為何??
夢想國家能夠站立起來,真正實現自由的真締,我們把這些看作是不證自明的真理,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
5.試從莊子和髑髏對答中,分析莊子對無亡的看法。
死了,在上沒有君王,在下沒有臣子,也沒四時變化的人事,從容自在地與天地共長存。即便南面稱王的快樂,也不能相提並論啊。
6.<枕中記>中的「寵辱」觀為全文重點之一,何謂「寵辱」??
老子.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揭示了人生寵辱、窮達、得失、死生,循環往復,變化無常,而生命短暫,恍如一夢,我們寄身於世,當堪破功名利祿的執著,唯有節制自己無窮的欲望才能長久立命。
7.<留候><賈誼>二論 忍=有必要??沒必要??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因為挾持者甚大,志向高遠,所以為了未來,可以忍住當下的一切苦難。這個說法印證到曾受跨下之辱的韓信、曾經作為奴僕的勾踐,益發顯得正確。對於真正懷抱大志者來說,忍耐才是最了不得的勇氣!
8.達悟??在現代與傳統間你認為當如何取捨??(達悟:作者是夏悟.藍波安
.破滅/建構海洋文化曾經內化為蘭嶼文化,而如今在蘭嶼,海洋只屬於懂海的老人與待離的小孩。海洋依然是海洋,蘭嶼依然是蘭嶼,只是少了些(達悟)人來理解海洋與蘭嶼;所幸的,夏曼‧藍波安從一開始對海洋文化的陌生到積極投入投入並且重新挖掘蘭嶼與達悟族的文化傳承。他試圖從真實生活中體驗並且去建構真實的文學,運用深情的文字,敘述出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承繼與實踐過程,也展現一個海洋民族與大海之間相依相惜。因此,現代性與傳統性的尋找與回歸成為夏曼一生的無解的命題。夏曼的際遇仍舊無法為一個民族的去向解套,達悟族是該堅守島嶼原初的豐饒,安於化外之民的邊陲位置,抑或擁抱主流文化的價值觀,追求現代性?這一切都沒有解答,於是夏曼粹煉出並且徘徊在兩個世界、兩種價值觀之間。
參考資料
ME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