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仁寶收購華寶,目標直指蘋果訂單!麥格裡資本證券昨(1)日指出,合併後的仁寶可望成為iPhone與iPad mini第三代工夥伴,且明年只要拿下2,000萬支iPhone與800萬台iPad mini組裝訂單,以1%營益率計算,預估明年獲利可額外分別增加9%與4%。
仁寶與華寶昨天股價分別上漲0.75與3元,收在22.35與46.5元,華寶漲停很合理,漲停追買量達94.7萬張;仁寶也跟著收紅,只能說投資人對於3倍P/B值高價不太在乎。
花旗環球科技產業分析師陳思維指出,3倍的P/B值看起來有點貴(過去2年平均值也才2倍),但長期能提升股東價值更重要,按仁寶今年智慧裝置產品營收、未來2至3年成長30%估算,2015年可上看2,000億元,由於華寶2014至2015年營收預估約400億元,等於智慧裝置營收2至3年內將成長5倍!
根據麥格理張博淇的預估,仁寶營收將由今年的6,800億元成長至2015年的7,970億元,其中NB/PC與智慧裝置產品佔營收比重將分別由84%與7%調整成60%與30%,仁寶可大聲對外說:「不要再叫我NB代工廠了!」
而仁寶收購華寶,外資圈相信是為了爭取蘋果訂單,張博淇指出,目前華寶策略上不但想擴大既有客戶(諾基亞、索尼、聯想)訂單比重,且積極切入平板電腦業務,再加入仁寶的財務與研發資源後,可望爭取iPhone與iPad mini等訂單。
如果收購華寶之後的仁寶,可成為蘋果第三代工夥伴,張博淇認為,就有必要針對蘋果新訂單對仁寶獲利挹注進行敏感性分析。
根據張博淇的評估,仁寶明年只要拿下2,000萬支iPhone與800萬台iPad mini組裝訂單(分別為今年出貨比重的12%與12%),以1%營益率計算,明年獲利可額外分別增加9%與4%,也就是說,再此保守假設前提下,仁寶明年獲利可望額外增加13%。
張博淇認為,若再加上威寶可能出售,先前加諸在仁寶身上的投資價值緊箍咒將會消失,因此,將目標價略微調升至27元、也就是1倍的2014年P/B值。
元大投顧研究部主管陳豊丰點出仁寶未來2項營運不確定性:一、未來在爭取蘋果訂單之餘,需提防華冠搶食索尼智慧型手機訂單;二、拿到越多蘋果訂單,不見得能等值反應在獲利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