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分析〉從解放廣場到獨立廣場 綜觀烏克蘭經濟危機
Mar 3rd 2014, 11:33

烏克蘭戰雲密佈,執政者對群眾開槍,前總統被迫逃亡,首都基輔陷入火海,全世界震驚。烏克蘭總理昨(2)日更嚴厲警告,烏國現在正瀕臨「災難邊緣」,戰爭將一觸即發。回首過去3年內,全球各地爆發了多次示威和暴動,媒體分析,這些暴動的成因相當類似,且大部分和經濟脫離不了關係。

烏克蘭爆發流血衝突 首都基輔陷火海
烏克蘭爆發流血衝突 首都基輔陷火海

烏克蘭戰雲密佈,執政者對群眾開槍,前總統被迫逃亡,首都基輔陷入火海,全世界震驚。烏克蘭總理昨(2)日更嚴厲警告,烏國現在正瀕臨「災難邊緣」,戰爭將一觸即發。回首過去3年內,全球各地爆發了多次示威和暴動,媒體分析,這些暴動的成因相當類似,且大部分和經濟脫離不了關係。然而,這些暴動背後的成因真的如此單純?《財富》雜誌報導,引爆流血衝突的「經濟因素」僅是冰山一角,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財富》雜誌報導,近3年來,全球各地暴動、衝突不斷,從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到接下來埃及、土耳其、泰國、烏克蘭的動亂一波波興起。到底原因為何?許多媒體解讀為經濟因素,並認為其背後原因相當類似。更甚者,還有人指出,去(2013)年春天土耳其塔克西姆廣場(Taksim Square)和近日烏克蘭的示威抗爭,根本是埃及解放廣場的翻版。

的確,烏克蘭和埃及在衝突爆發前,兩國經濟都已殘破不堪,對未來的政前景增添更多不確定性。然而,這樣的膚淺的比較,卻未深入問題核心。

其實,不管是2011年的埃及暴動,還是今年的烏克蘭抗爭,背後原因都不僅只和經濟有關。埃及人走上街頭,為的是要追求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烏克蘭暴動,則是因前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拒絕歐盟協議,向俄羅斯靠攏。雖然在首都基輔爆發的流血衝突,和經濟、貿易、財政脫不了關係,但對許多烏克蘭人來說,這不僅是為了經濟,更是為了國家的身分認同。

有鑒於烏克蘭情勢危急、經濟衰敗,許多西方學者和官員於是聚焦在經濟,將西方提供的金融援助、借款保證,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供的資金,視為萬靈丹。然而,對烏克蘭來說,首先要作的事情,是穩定政治局勢並進行改革,之後才能確保經濟不至崩盤。

「先發展經濟,還是先改革民主?」向來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棘手問題,也是學術界爭論不休的話題之一。《財富》雜誌報導,這些國家應該要經濟、民主改革同時進行。以埃及為例,執政長達30年的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垮台後,持續惡化的經濟,仍然嚴重影響埃及的政治局勢和國家穩定。雖然埃及2000年間,宏觀經濟狀況良好,但2011年的暴動,卻突顯了埃及最根本的問題:高築的債務、無法持續的補貼、驚人的貧困數據,以及高居不下的失業率。而埃及的政治混亂,也導致該國主要投資、外匯來源的旅遊觀光業急速衰退。

穆巴拉克下台後,埃及人深信,春燕就要來臨,民主和繁榮也觸手可及。然而,掌權的埃及軍方只顧作民主大夢,卻無能讓經濟萌生復甦的綠芽:埃及經濟創下20年來最疲軟表現,失業率更飆上20%新高。於是,穆巴拉克政權瓦解短短1年後,埃及軍方再次發動革命,人民重新佔領街頭,罷黜史上首位民選總統穆希(Mohammed Morsi)。自由民主和經濟繁榮,對埃及來說,仍遙遙無期。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dfgdf2 的頭像
    sdfgdf2

    中文名字日文翻譯, 中文翻譯日文名字, 名字日文翻譯, 日文翻譯名字, 日文翻譯字典發音, 日文翻譯網 漢字,

    sdfgdf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