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現了很多CX-5的訊息,聽說變便宜了?
直覺想到之前CX-5賣的價格真的很嚇人,加上去年年底寫了這一篇: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3004858
稍微表達了對CX-5售價的不滿。
另外甚至網友也有討論到,6月和9月才相隔多久?整個價格幅度弄得先買的車主情何以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6&t=3526291
但再怎麼說,自日本匯率下降以來諸多日系車廠紛紛壓低進口車售價,馬自達也跟上此波的潮流,雖然這無預警的舉動讓才牽車的車主感到不滿,卻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讓我和友人好奇走進展間看看CX-5。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a1WjLuil.jpg)
之前路上偶爾會看到,不過走進展間一瞧,發現CX-5與其說是帥氣,更該說是富有著年輕動感的氣息。
一旁的業代看到我們對著CX-5而來,也上前很殷勤的介紹,服務不錯。
但聽了一下後發現,這次的CX-5與其說是小改款,還不如說是拿掉加熱座椅、補上i-stop、調整售價後重新出發,並不算是真的改款。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oOo5tIjl.jpg)
接著看到引擎室。
台灣Mazda能將如此新穎的skyactiv系統引進真的不錯,相較於rav-4舊引擎還拿進來賣、價格也比人高,就……![囧](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attach2.mobile01.com/images/smile/24.gif)
業代介紹後發現skyactiv的訴求重點之一似乎是為了因應高油價時代而生,且2wd汽油版和awd柴油版據說是一級油耗的成績,awd汽油版則是二級,但令我納悶的是,汽油版的壓縮比高達13.0,不就得吃98無鉛才行?
雖然業代說馬自達全車系都建議使用95無鉛,總讓人感到有些疑慮。
若真以98無鉛的價格每公升比95貴2塊來換算,感覺荷包沒有比較省
另外2wd汽油版155p、awd汽油版153p,拖著一千五百多公斤的車重會不會過於沒力,也是個問題。
看來CX-5還是要awd柴油版175p才是比較到位的選擇。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eDBEAjul.jpg)
再來內裝的部分,這台2wd的CX-5展示車沒想到開個門坐上去讓我驚訝了一下,有push start卻沒有keyless?
朋友說我少見多怪,在鑰匙上多按個按鈕又不會死,只是我一直以為這兩個東西是一體的。
坐進去之後,六氣囊確實一次到位,很好!
像TCS+DSC這樣的配備當然也在,而且還有胎壓偵測,相信CX-5的安全性有一定水準。不過RVM就得上awd版本才有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5rZrNWml.jpg)
後座中央也有三點式安全帶,皮革觸感不錯,但前後座椅感覺都有點薄,不知道久坐是否會不太舒服?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zRLj7y5l.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xLAblcOl.jpg)
打開後車廂後也發現空間不小,只能說CX-5撇除了我以前對Mazda車室空間狹窄的印象。
不過後座使用4+2+4分離(聽說叫KARAKURI?),讓空間變化乍看之下頗實用。但認真想想……這樣的設計,豈不是讓中間的座位變薄了嗎?到底是要實用性還是乘客的舒適性?變得很難衡量利弊得失了!6/4分離似乎就沒這問題。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kv10ANKl.jpg)
因為沒有試乘車,i-stop的實際駕馭感受無法確定,市區走走停停下會不會讓這項配備變得總是關著的實在很難說,希望下次來試乘時能明確體驗一下。
不過聽說試乘還得要等上一個月……
沒關係,但連DM都沒有就真的很可惜了!
新車上市沒有試乘車、介紹DM……好啦!Mazda,不算太意外。
接著,朋友說既然都來了,隔壁展間Rogue是不是也該去看一下?畢竟同樣都是日系SUV,聊到我爸對車的「七年之癢」也有好一陣,順便多line點照片給他老人家參考。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1kf1VHOl.jpg)
一走到門口就看到Rogue的試乘車。紫色真的很好看,甚至CX-5也沒有像Rogue的這種車頂行李架。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0ittolHl.jpg)
Rogue頂級則有AVM這項配備,大車配這來停車很實在。
Nissan業代看到我們在外頭便出來迎接,服務好之餘也領我們看看展間內的Rogue,正好是S+版本。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g9sBg1il.jpg)
現在展間都流行SUV擺白車的嗎![XD](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attach2.mobile01.com/images/smile/7.gif)
就日系進口SUV來說,Rogue的造型明顯走了沉穩的路線,和也同樣是Nissan進口的Juke有了區隔,提供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eGFjHDMl.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1qeOC4wl.jpg)
引擎室打開後,Rogue這顆2.5的引擎確實很有份量。170匹馬力,不僅免除了重拖的問題,也紮實地展現SUV的力道。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JxrrHs0l.jpg)
內裝部分,Rogue會因版本部分使用不同材質的椅面,但泡綿的厚實度皆有一定水準,好像正好跟CX-5的作法反過來[xd]不過可以知道的是,Nissan在座椅的舒適性上,確實一直有下功夫的!
另外VDC+TCS、六氣囊等主被動也都到位,這也代表著兩間車廠皆反應並提升了消費者對安全的訴求,至少我很重視這點。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T1FOX35l.jpg)
後座中央三點式安全帶是置於頂棚再下拉扣住,和CX-5放在椅子上的作法不太一樣。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H6jLcddl.jpg)
後車廂深度也很棒,加上試乘之後真覺得從懸吊的調教到方向盤的轉向,Rogue真的相當細緻,尤其Q度剛好的避震帶來的行車感受,讓我跟朋友交換開過並當乘客之後皆覺得很滿意。
電子輔助方向盤也不會像其他車款路感那麼模糊,轉向輕重也恰到好處,加上若選擇S+的話,安全性滿載且才99萬的售價確實很划算。
反倒比起Rogue的超值,CX-5還是顯得有些可惜,畢竟也得要106.8萬,馬力不僅差了15p,實際吃95無鉛行不行+有沒有比較好養也是個問題,而且到底開起來怎麼樣、Mazda的awd系統究竟優不優……還是不知道。
整個攤開來看,回到最初我說的「價格」很重要:
Rogue 2WD S+ 89.9萬 vs CX-5 2WD 106.8萬
Rogue 4WD SL 108.9萬 vs CX-5 4WD 116.8萬
別的先不談,光是以預算、印象分數,CX-5就顯得弱勢些了,同樣的日本進口、主被動安全到位
CX-5的其他配備很多,我覺得是值得讚賞的,甚至柴油表現很好、新的引擎技術,這些我都給正評。但回歸到我家最原始要買車的考量還是「安全」+「預算」
希望下次業代打來說提供試乘別太久,屆時再來回報心得吧!
補充一下我當時line給我老爸的內容,不過他當時沒有細問啦!就很直覺的價格印象分數,參考就好: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4ljUtmql.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imgur.com/ULnnYQ4l.jpg)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