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醫療軍備競賽白熱化。衛生署已核准三家醫院設置質子治療中心;但也要求必須提撥一定比例基金,供貧困病人使用,以免有錢人才用得起。
林口長庚醫院籌建多年的質子治療中心,將於明年試運轉;高雄長庚和台大醫院也獲衛生署核准設置。
衛生署副署長許銘能說,這三家醫院已經醫事審議委員會審核通過設置;但須比照美國、日本做法,籌措基金提供一定比例費用,供特殊條件的貧困病人使用,例如部分兒童腦瘤可能符合其適應症,不能只服務有錢人。
許銘能坦言,國外經驗因一個療程高達六十萬元,「使用的病人並不多」;衛生署限制未來國內療程不得超過卅萬元,並須經食品藥物管理局確認其療效和安全性,才准用在臨床治療。
台灣放射腫瘤學會理事長任益民說,質子治療優點在劑量分布較準確,對正常組織影響較少,減少副作用,對部分癌症如眼睛、顱底等效果佳。
不過,去年美國放射腫瘤學會研究指出,質子治療除在眼部黑色素瘤與顱內腫瘤有明顯優勢外,其他在肝癌、肺癌、腸道癌療效,與傳統光子治療沒顯著差異。
另篇刊載在二○一○年美國國家癌症中心期刊報導也指出,目前沒證據支持,接受質子治療病患的療效比較佳。
既然如此,為何國內多家醫院仍相繼成立質子治療中心?一位不具名醫師直言,這是高科技競賽結果,因治療費用昂貴,只要接受質子治療病患多,醫院投資就有回收。
衛生署彰化醫院厚生腫瘤中心主任賴易成形容,質子治療像八十公斤胖子迎面襲來,較傳統放射線如同五十公斤常人,所造成衝擊力較大,適合身體深處且腫瘤較小癌症。
台北醫院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邱仲峰說,光子治療能做的事,質子不見得可取代,如皮膚癌和乳癌,質子療效並不如光子治療。
國泰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吳錦榕表示,傳統放射線治療也能透過強度調控,達到類似質子治療效果;尤其腫瘤太大或癌細胞轉移,仍得回歸傳統治療方法。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